去年10月,我省公示了8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名单和主要试点任务。作为其中之一的郑州市,2019年8月就全面启动了“城市大脑”项目建设,探索建立特大城市数智治理体系,推动城市治理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,公共服务由被动应付型向主动推送型转变。
装上“城市大脑”的城市啥模样?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怎么不断前行?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。
“一网通办”,让市民高效办事
去年夏天的炎热让郑州市民李先生记忆犹新。那天,他带着自己的二代身份证、购房合同备案、不动产证、契税完税凭证等整整一档案袋材料,来到市民中心申请提取爱人的公积金,感到很不方便。
去年年初,郑州市启动“一网通办”政务服务改革,3月20日郑好办APP“公积金一件事”专区上线。办理提取本人公积金业务,通过人脸识别核验身份信息后,系统自动关联所需材料,自动审批、即时办结,提取金额即时到账,全程“零材料、零跑腿”。
今年年初,“公积金一件事”进一步升级,12种提取公积金情形中9种可以实现“刷脸秒办”。购房人配偶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,也可实现“零材料”刷脸秒办。得知这个消息的李先生,直呼“变化太快”。
“公积金提取是群众个人办事的高频事项,高峰时期曾经一天办理600多件业务,群众提取需要长时间排队。现在每天线下提取的业务量,只有高峰时期的十分之一。”郑州市公积金中心审批办主任刘春说。
为了不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在“城市大脑”建设中,郑州市政务办和市大数据管理局梳理分析企业和群众高频事项,形成“一件事”清单,通过系统打通和数据共享,以“减材料”为突破口,达到“减环节、减时限、减跑动”的效果。
记者获悉,截至6月15日,郑州市“一网通办”已上线“一件事”和公民个人高频事项660项,其中564项依托“郑好办”实现“掌上办”,212项实现“零材料”办理。
网络“细枝末节”,把脉城市“生命体征”
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,城市越来越大、人口越来越多,城市治理议题日趋复杂多元。城市内涝、交通拥堵、停车难……这些“城市病”影响着百姓幸福感,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。如何对城市运行中的“细枝末节”做好主动监测,从而把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在前面,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。
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盛铎认为,为城市每个末端“穿上”物联设备,让这些“神经元”感知城市体征,通过云计算、大数据让“城市大脑”“思考”起来,才能作出科学研判、准确预判。
“城市大脑”全域数字防汛平台上,窨井安全防御物联网检测数据实时更新,多个部门的汛情历史数据在此汇聚,可以预测不同降雨量下51个易积水区域的情况,配合摄像头实时画面,方便防汛指挥部门快速作出决策,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“看海”模式。
为治理拥堵,“城市大脑”给全市交通“把脉”,按照车流量和拥堵程度将全市4282个十字路口分为三个等级,其中857个一级路口,将通过人工智能和专家经验结合的方式优先得到治理。
哪里有车位停哪里,不排队、不抬杆、不扫码,“先离场后付费”,快速停车,迅速离场。目前,郑州已有9000多个车位可实现智慧停车。未来,“城市大脑”建设中将探索建立机关单位、小区停车位错时停车模式,进一步缓解百姓停车难。
智慧化管理,解决群众心头事
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,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?
6月18日,郑大二附院急诊科门前,一辆救护车停下,即将分娩的产妇被直接推进了产房。在“120智慧生命通道”系统支持下,上了救护车那一刻,产妇所有就诊信息全部传输至接诊医生,相当于上了车就住上了院。
乘坐电梯遇到故障,系统会自动报警,维保人员手机自动接收到救援信息,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全程指导,电梯救援时间从数小时缩短为10分钟。
“闻”得到烟雾、“看”得到危险,独居老人的生活被精准感知。高新区升龙又一城小区刘绪涛老人家里安装了智能化传感器,系统试运行期间,老人在外不慎摔了一跤,回家后感觉剧痛,按下紧急求救按钮,家属和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来把老人送往医院……
据了解,目前,郑州“城市大脑”已建成集政务服务、城市管理、协同办公等功能于一体,涉及14个部门的综合性平台,开发系统159个、接入59个部门的210类数据,上线特色亮点应用场景118个,在全场景数字化运营方面居全国前列。
有了“城市大脑”,一个“一脑赋城、一屏览城、一网管城、一码通城、一端惠城”的城市正向我们走来。(本报记者刘亚辉石可欣)
免责声明: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,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,传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,内容仅供参考